包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式美食,深受大众喜爱,无论是早餐、午餐还是晚餐,它都能以其丰富的馅料和柔软的外皮,给人们带来满满的饱腹感和愉悦的口感,要做出美味的包子,掌握正常做法和一些窍门是关键,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蒸包子的正常做法及其中的窍门吧🧐
准备工作
食材准备
- 面粉:选择中筋面粉,它的蛋白质含量适中,能使包子口感柔软且有一定的韧性,制作包子每 100 克面粉搭配 50 - 60 克水,具体的水量可以根据面粉的吸水性适当调整,新磨的面粉可能吸水性较强,需要适当增加水量;而存放时间较长的面粉吸水性则相对较弱,水就要少加一点。
- 酵母:酵母是包子发酵的关键,一般每 500 克面粉使用 3 - 5 克酵母,酵母在使用前最好用温水化开,这样能让酵母更快地激活,发酵效果更好,用 30 - 35℃的温水将酵母化开,放置 5 - 10 分钟,待其表面出现小气泡,就说明酵母已经被激活,可以使用了。
- 馅料:馅料的种类繁多,常见的有肉馅、素馅等。
- 肉馅: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,将其剁成肉馅,可以加入适量的葱姜末、生抽、老抽、料酒、盐、鸡精、胡椒粉、香油等调料搅拌均匀,为了让肉馅更加鲜嫩多汁,可以分多次加入适量的水,顺着一个方向搅拌,使肉馅充分吸收水分,500 克肉馅可以分 3 - 4 次加入 200 - 300 毫升水,每次加水后都要搅拌至肉馅完全吸收,这样蒸出的包子肉馅口感鲜嫩,汤汁丰富。
- 素馅:素馅的选择非常丰富,如韭菜鸡蛋馅、白菜粉条馅、香菇青菜馅等,以韭菜鸡蛋馅为例,将韭菜洗净切碎,鸡蛋炒熟后用铲子剁碎,然后加入适量的盐、鸡精、香油等调料搅拌均匀,白菜粉条馅则需要先将白菜剁碎,用盐杀出水分后攥干,粉条泡软切碎,再加入葱姜末、生抽、老抽、盐、鸡精、胡椒粉、香油等调料拌匀。
工具准备
- 和面盆:选择大小适中、材质坚固的和面盆,方便将面粉、酵母、水等材料充分混合。
- 蒸锅:蒸锅的大小要根据制作包子的数量来选择,一般家庭制作,选择直径 28 - 32 厘米的蒸锅较为合适,这样既能保证一次蒸出足够数量的包子,又能使包子受热均匀。
- 蒸笼布或油纸:用于垫在蒸笼内,防止包子粘锅,同时也便于包子蒸熟后取出,蒸笼布在使用前要清洗干净,并用开水烫一下,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细菌;油纸则可以直接购买食品专用的,使用起来更加方便。
- 擀面杖:用来将面团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面皮,便于包馅,擀面杖可以选择木质或竹质的,长度在 30 - 40 厘米左右,粗细适中,握感舒适。
制作流程
和面
- 将面粉倒入和面盆中,在面粉中间挖一个小坑,把化开的酵母水倒入坑中,然后一边缓缓加入水,一边用筷子搅拌面粉,使其形成絮状,先加入 200 毫升水,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后,再根据面团的干湿度适量调整水量。
- 用手将絮状面团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,揉面时要注意手法,手掌根部用力,将面团向前推压,再拉回,反复揉动,揉面的时间大约在 5 - 10 分钟,直到面团表面光滑,不粘手,揉好的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第一次发酵,发酵至原来的 2 - 3 倍大,判断面团是否发酵好,可以用手指蘸一些面粉,在面团上戳一个洞,如果洞口不回缩、不塌陷,说明面团发酵成功。
揉面排气
面团发酵好后,将其取出放在案板上,撒上一些干面粉,再次揉面,这次揉面的目的是排出面团中的空气,使面团更加紧实,揉面的时间大约在 3 - 5 分钟,揉好后将面团搓成长条,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,剂子的大小根据个人喜好决定,一般每个剂子重量在 30 - 50 克左右。
擀面皮
取一个剂子,用手掌按扁,然后用擀面杖将其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面皮,擀面皮时要注意手法,擀面杖要在面皮上来回滚动,用力要均匀,尽量使面皮的厚度一致,边缘部分可以稍微擀得薄一些,这样在包馅时更容易捏合。
包包子
将擀好的面皮放在手中,放入适量的馅料,然后按照自己熟悉的手法将面皮捏合起来,包成包子的形状,常见的包法有褶子包法和提褶包法,褶子包法是将面皮边缘捏出一个个褶子,最后收口;提褶包法则是先将面皮捏出一个小窝,然后一边转动面皮,一边捏出褶子,最后收口,无论哪种包法,都要注意将馅料包紧,避免在蒸制过程中馅料流出。
醒发
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笼中,盖上锅盖,进行第二次醒发,醒发的温度要保持在 30 - 35℃左右,醒发至包子体积变为原来的 1.5 - 2 倍大,可以在蒸笼下面放一盆热水,利用热水散发的热气来提高蒸笼内的温度和湿度,帮助包子醒发,判断包子是否醒发好,可以轻轻按压包子,如果包子能缓慢回弹,说明醒发成功。
蒸制
醒发好后,开火蒸制包子,蒸制的时间根据包子的大小和馅料的种类而定,肉馅包子蒸 15 - 20 分钟,素馅包子蒸 10 - 15 分钟,蒸制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火候稳定,不要中途打开锅盖,以免包子遇冷收缩,影响口感。
焖蒸
蒸好后,不要立即打开锅盖,先焖 3 - 5 分钟,这样可以让包子在蒸笼内继续保持热度,使包子内部的水分分布更加均匀,口感更加柔软,焖好后,小心地打开锅盖,将包子取出放在案板上即可。
蒸包子窍门大揭秘
酵母的选择与保存
- 选择酵母时,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,尽量选择新鲜的酵母,新鲜的酵母活性强,发酵效果好。
- 酵母要放在干燥、阴凉的地方保存,避免阳光直射和受潮,如果酵母保存不当,受潮后容易失去活性,影响发酵效果,可以将酵母放在密封的容器中,放入冰箱冷藏保存,这样能延长酵母的保质期。
控制水温
- 用温水化开酵母,水温过高会杀死酵母,导致发酵失败;水温过低则酵母活性不足,发酵时间延长,一般 30 - 35℃的温水是最合适的。
- 在和面时,加入的水也最好是温水,这样能使面团在发酵过程中更快地膨胀。
揉面技巧
- 揉面时要用力均匀,将面团的各个部分都揉到,特别是面团的边缘和底部,容易被忽略,要多揉几次,确保面团质地均匀。
- 揉面的时间不要过长或过短,过长会使面团产生筋性,导致包子口感发硬;过短则面团没有充分揉匀,影响发酵效果和包子的口感。
馅料调味
- 肉馅调味时,要注意调料的用量和顺序,盐要最后加入,因为盐会使肉馅中的蛋白质凝固,导致肉馅出水,影响口感,可以先加入生抽、老抽、料酒等调料搅拌均匀,再加入适量的水,最后加入盐。
- 素馅调味时,要根据馅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料,韭菜鸡蛋馅要突出韭菜的香味,可以多放一些香油;白菜粉条馅要注意粉条的吸水性,提前泡软切碎,避免蒸制时包子出现空洞。
醒发环境
- 醒发的温度和湿度对包子的发酵效果有很大影响,温度过高,包子容易发酵过度,表面出现塌陷;温度过低,发酵时间延长,甚至可能发酵失败,湿度也要适中,过于干燥包子表面容易干裂,过于潮湿包子容易粘连。
- 可以在蒸笼下面放一盆热水来增加湿度,但要注意不要让水溅到包子上,也可以在蒸笼内放一块湿毛巾,以保持蒸笼内的湿度。
蒸制火候
- 蒸制包子时要保持火候稳定,一般先用大火将水烧开,然后转小火蒸制,大火能使蒸笼内迅速产生蒸汽,让包子快速膨胀;小火则能使包子受热均匀,避免表面蒸糊而内部未熟透。
- 蒸制过程中不要打开锅盖,以免蒸汽泄漏,导致蒸笼内温度下降,包子遇冷收缩,影响口感。
包子保存
- 蒸好的包子如果一次吃不完,可以放在冰箱冷藏保存,冷藏后的包子在食用前可以用蒸锅加热一下,但加热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包子变干变硬。
- 也可以将包子冷冻保存,冷冻后的包子在食用前需要先解冻,然后再用蒸锅加热,解冻时可以将包子放在室温下自然解冻,也可以用微波炉的解冻功能解冻,但要注意控制解冻时间,避免包子解冻过度。
掌握了蒸包子的正常做法和这些窍门,相信你一定能蒸出美味可口、蓬松柔软的包子😃,无论是早餐时搭配一碗热粥,还是午餐时作为主食,包子都能给你带来满满的幸福滋味,快来动手试试吧,让家人也品尝到你亲手制作的美味包子!